中科院弘光专项阶段验收暨延续项目立项论证会召开
2019年4月18日,中科院科技促进发展局组织调研评估组对由中科院计算技术研究所牵头承担的中科院科技成果转移转化重点专项(弘光专项)项目“空天地一体化网络卫星移动通信终端芯片研发及产业化”进行了项目阶段验收及延续项目立项论证。
中科院弘光专项“空天地一体化网络卫星移动通信终端芯片研发及产业化”项目阶段验收暨延续项目立项论证会顺利召开
麒麟高新区供图
南报网讯(记者 高洁)2019年4月18日,中科院科技促进发展局组织调研评估组对由中科院计算技术研究所牵头承担的中科院科技成果转移转化重点专项(弘光专项)项目“空天地一体化网络卫星移动通信终端芯片研发及产业化”进行了项目阶段验收及延续项目立项论证。
2017年12月,南京市政府与中科院计算技术研究所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在麒麟高新区建设中科院计算技术研究所南京移动通信与计算创新研究院(以下简称“南京创研院”),将弘光专项落地南京进一步扩大项目产业化应用效果。一年来,麒麟高新区、中科院计算所、南京创研院紧紧围绕落实市所战略合作协议和“两落地、一融合”工作要求,共同推进弘光专项“空天地一体化网络卫星移动通信终端芯片研发及产业化”落地实施。
据了解,弘光专项主要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国民经济主战场,聚焦已取得突破并具有相当引领带动作用的重大战略技术与产品,优先支持中科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和院属科研机构“一三五”重大科技成果的转移转化,通过技术集成、工程化开发和市场应用及推广,力求产出一批经济社会效益显著的重大示范转化工程。
项目阶段验收暨延续项目立项论证会前,调研评估组首先对项目在宁落地情况进行了实地调研,并现场参观卫星移动通信终端基带芯片、终端模块、多型终端设备等项目成果演示。会上,计算所项目负责人石晶林研究员代表项目组汇报了项目验收报告和延续项目实施方案。据介绍,目前空天地一体化网络卫星移动通信终端芯片关键技术研发及成果产业化方面取得重大进展,团队成功研制融合卫星移动通信、地面蜂窝通信和北斗导航的通导一体多模终端芯片并实现量产,解决了制约我国卫星移动通信产业高端核心器件供给瓶颈难题,并获得中科院科技成果促进发展奖、2018十大双创硬创科技示范成果等荣誉。项目成果由北京中科晶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实施产业化推广,形成了面向我国第一代卫星移动通信系统的手持、便携、车载、船载等系列化终端解决方案,已经在重大事件保障、边远地区信息覆盖等领域得到了成功应用。
据介绍,在深入推进“科技成果项目落地、新型研发机构落地、校(院)地融合发展”的“两落地、一融合”过程中,中科院多所应用类研究所与麒麟高新区建立了广泛的合作关系,在全市形成了广泛的示范带动效应,进一步推动了院地合作向更深层次、更高水平迈进。
南京麒麟科技城是南京市2035城市总规、南京市综合性科学中心总体规划、南京市推动高新区高质量发展规划中共同确立的创新发展“核心”,也是当前南京推动紫东地区发展的一个极其重要的核心板块。南京市正在积极推进院省市加强合作,计划出台《关于加快南京麒麟科技城创新发展的意见》等纲领性文件,围绕中科院系统资源在麒麟科技城落地发展,统筹谋划重大项目建设、基础设施完善、土地资金保障等顶层设计工作。
麒麟高新区将弘光专项“空天地一体化网络卫星移动通信终端芯片研发及产业化”项目作为重大创新资源标杆引进园区,通过院、所、省、市多级合作,充分发挥各自在技术创新和产业资源上的优势,构建以“空天地一体化卫星移动通信网络”为核心的“信息高铁”生态系统,在园区建设信息高铁综合试验场,共同打造IT3.0时代国际一流的计算与通信技术创新中心和产业引领中心。
本次调研评估组由中科院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专项行动联席会议各成员单位代表、相关技术领域专家等组成。参加本次会议的有来自江苏省、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院南京分院、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中科院计算所南京移动通信与计算创新研究院、北京中科晶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单位的领导及相关代表。
- 江苏信息基础设施4年投资2000亿元 助力网络强省建设2019.04.19
- 南京长江大桥公路桥文保项目获“遗址保护最高奖”2019.04.19
- 江苏在宁召开信息通信基础设施建设联席会议2019.04.19
- 助力网络强省建设 江苏信息基础设施4年投资2000亿元2019.04.19
- 【新时代 新作为 新篇章】坚持“项目为王”扬州工业过万亿 为高质量发展撑大梁2019.04.18
- 南京2020年将实现残疾儿童基本康复项目救助全覆盖2019.04.18
- 总投资62亿元!22个科技产业项目落户江宁开发区2019.04.17
- 城市风光带打造中 南京江北大道二期综治项目即将竣工2019.04.17
- 国家网信办启动小众即时通信工具专项整治2019.04.16
- 江苏加快推进重点项目建设 持续推动消费提质扩容2019.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