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之门》:通览乌克兰2000年历史
南报网讯(记者 解悦)乌克兰地处欧亚之间,是东方和西方的门户。这片土地是游牧与定居、东方与西方、帝国与帝国间的接触点,是不断变动的边界相互作用的产物。在新书《欧洲之门:乌克兰2000年史》中,哈佛大学乌克兰研究院院长浦洛基以同情和理解,写下“欧洲之门”所经历、所见证的两千年,为理解东方与西方的过去、 现在和未来,补足拼图上缺失的一块。
历史往往从大国、胜者的角度书写,而通览“欧洲之门”的历史,脱离以某个东方或西方大国为依归的观念,用边境之地的视角,重新审视帝国的起落和东西方的相遇。
乌克兰,地处欧亚大草原西缘文明的断层线上,诞生于东方和西方相遇之处,许多个世纪以来都是通往欧洲的门户。当战争和冲突到来,关闭的欧洲之门成为阻挡东来或西来侵略者的屏障,而当欧洲之门开启,乌克兰就成为连接欧洲与亚洲、东方与西方的枢纽。
从希罗多德时代开始,乌克兰大地见证了两千年来帝国的起起落落,经历了世界秩序的多次变更。定居和游牧、东正教与天主教……不同的文明在此接触,塑造出乌克兰独特的边境身份。
它是欧洲的面包篮,也一度成为杀戮的战场。从罗马帝国到奥斯曼帝国,从哈布斯堡王朝到罗曼诺夫王朝,甚至希特勒的第三帝国,每个帝国都索求乌克兰的土地与财富,在这片土地上留下自己的印记。
直到今日,乌克兰仍是东西方力量冲突的焦点。若不理解两千年以来塑造东欧的复杂力量,就看不清当前牵动世界的动荡。
- 历史文化名城不能变成“历史文化伤城”2019.04.11
- 两位解放南京老战士进社区口述历史2019.04.11
- “走钢丝”里的力学秘密2019.04.03
- 235个南京市历史地名入选保护名录2019.03.30
- 《晚清变局》:独特视角回望晚清的困顿与变革2019.03.27
- 南京青年讲习所第八期“小地名大历史” 开讲2019.03.22
- “文物表情包”让历史可亲近2019.03.22
- 南京姑娘周沫: “把南京那段历史讲给世界听”2019.03.15
- 金陵竹刻追溯 玄武区口述史项目“寻根”非遗 2019.03.14
- 市社科界:承担“培根铸魂” 历史使命 2019.0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