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后8次召开议事会问计于民 红庙旧貌换新颜
先后8次召开议事会问计于民
公众全程参与 红庙旧貌换新颜
玄武区新街口街道在红庙的积极探索,通过多个部门在街道层面形成合力,先后8次召开议事会问计于民,公众参与全过程,最终实现该地段人文气息浓厚、百姓用餐满意、环境提档升级的目标,真正使原汁原味的南京味得以彻底保留。记者昨日在红庙见到,昔日脏乱差隐患重重的老旧街巷,如今已然焕然一新。
历史悠久的红庙曾是脏乱差代名词
红庙位于玄武区新街口街道辖区,在珠江路与洪武北路的交叉口往南。从这里出发,向南步行10分钟就是新街口,向北步行10分钟就是珠江路,地处购物中心、游客中心、数码中心的夹角之处。此处历史文化悠久,明代称红庙儿街,因有座红墙庙宇而得名,与隔壁供奉观音菩萨的观音阁相连;清代称红庙街,简称红庙。红庙自古就是金陵传统文化和美食的聚集地。
红庙街区虽然长度不足200米,但大大小小的店铺达70余家,小吃餐饮店近50家,是新街口地区的特色美食聚集区。
然而,由于建设时间久远、基础设施薄弱、管理维护滞后等原因,造成周边的环境状况与新街口繁华商圈的整体定位极不协调。面对窘境,将这些餐饮门店取缔关停,推倒重来固然是一种选择,但是红庙目前的业态形式一方面是历史原因形成的民俗习惯,另一方面也是周边群众工作、生活、旅游的现实需求。
既整治商户也出新小区,红庙焕然一新
新街口街道在首先解决好餐饮环保问题的基础上,尊重街区历史和原住民需求,从精致上下功夫,在特色上做文章,于细节上显匠心,用一个个“微而新”的举措,既最大程度地还原了街巷的本来面貌,又体现了现代都市的发展进步。
据街道相关负责人介绍,红庙街区的整治,除了装修好沿街“面子”,更要充实小区这个“里子”,让老百姓真真切切感受到政府为民办实事的诚心诚意,感受到发生在身边的巨大变化。此次综合整治中,街道将附近的红庙小区一并纳入整治范畴,先后8次召开议事会问计于民,拆除了小区内屋顶、院落和公共空间违章建筑3296平方米,车棚336个,增设停车位60个,配备充电设施10组共计100余个,安装晾衣架、空调罩、防盗窗290个,打通了小区北侧、东侧两个通道,整理序化墙面各类线缆,完善了物防、监控设施,修建了休闲、健身场所,成立业主委员会开展小区自治管理……满足了群众的功能性需求,实现了老旧小区“华丽”变身。
记者昨日在现场看到,整治后的红庙街巷焕然一新,提升明显:两端安装了升降桩,实现了机动车限时通行,划设了非机动车单侧停放“绿地毯”,道路重新铺敷了沥青,人行道面进行压花混凝土施工,各种管线重新排布、杆线下地,重新设计制作门头店招,布置了街区的精神堡垒、雕塑文化墙、彩色灯带,以及路灯、垃圾箱、绿植……
成立商户联盟自我约束保证长效管理
为保证红庙的整治成果,街道成立了红庙餐饮经营户自治联盟,制定了章程,鼓励和引导商家加强自主管理、自我约束,对环保工作不到位、不达标的,通过黑榜警示告诫,情节严重的予以劝离或取缔。尝试引入管理服务外包机制,通过市场化机制采购专业化的社会服务,对红庙街巷进行管理服务,新建了街区综合行政检查执法工作站,结合物联网技术及互动交流新媒体,更好地为商家及周边小区居民、游客提供服务。
参加当天南京城市治理圆桌论坛的市城治委公众委员普遍认为,红庙街区的管理模式,为破解城市治理难点、提升精细化管理水平,提供了一个有益的参考。
- 整治“保健”市场乱象 江苏10天立案50件2019.01.24
- 鼓楼建成13条餐饮污染控制示范街 2019.01.23
- 南京溧水最老小区风光再现,变身现代智能小区2019.01.23
- 鼓楼建成13条餐饮污染控制示范街2019.01.22
- 宁夏路18号小区整治外观提档“内核”升级2019.01.21
- 宁夏路18号小区“科技+”助力打造智能化示范社区2019.01.21
- 南京市政府召开常务会议 2019.01.18
- 系统化思维优化街巷细节 江宁鞭鞍街350米步步显匠心2019.01.18
- 2019年南京市城乡建设计划公布 开工建设6条地铁2019.01.17
- 宁海路核心片区整治 40个老旧小区全是“黄灰白”2019.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