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熟街道种田用上物联网 水稻亩产可增加200斤
近日,金陵科技学院智能科学与控制工程学院江煜博士为江宁区湖熟街道农民进行的一场物联网技术培训,展示了他们的科研成果。
湖熟街道种田用上物联网,金科院专家实时指导
水稻亩产可增加200斤
金陵科技学院供图
南报网讯(通讯员 刘鹏 记者 谈洁)当崭新的物联网技术与传统的农业生产相遇,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近日,金陵科技学院智能科学与控制工程学院江煜博士为江宁区湖熟街道农民进行的一场物联网技术培训,展示了他们的科研成果。
在江煜负责的南京市农业科技产学研项目——“种植业(水稻)物联网养护系统构建技术示范应用”中,基于物联网的稻田种植环境精确监测系统让魏祥鹏讲的成为现实,该系统通过在稻田中布设水稻-大气-土壤信息无线感知节点和摄像机视频360°监控,能够实时获取温湿度、光照度、土壤水分等指标,并将采集的数据传输至系统后台,农民通过信息终端即可获取数据并准备相应的农业生产。
不仅在农业生产的准备阶段,在作物生长过程中农民同样可以实现“手机种田”,据江煜介绍,他们在湖熟街道两块50亩试验田中搭建智能虫情监测设备,并利用4G移动无线网路,可以实现对水稻生长过程中虫情的全时段、全方位监控,并将数据实时传送至物联网服务平台,形成专家数据库,农民可以通过手机来查看专家意见,及时采取虫情防治措施。
“江博士搞的这套系统简直就是我们的千里眼、顺风耳,手机种田?搁以前想都不敢想。”湖熟街道祥鹏家庭农场主魏祥鹏说,以往种田都需要提前去看看农田的湿度,了解下近几天的气候,现在都不用往外跑了,坐家里看看手机就行。”
据当地农民预估,利用物联网技术来种田,今年丰收时每亩水稻较往年可增产200斤,产量共增加20000斤。
- 水稻试点物联网技术 实时监测亩产可增200斤2019.01.17
- 袁隆平及团队的杂交水稻助东南亚解决"吃饭问题"2019.01.06
- 【新时代 新作为 新篇章】远景全球智能物联网创新中心落户无锡2018.12.06
- 杭州幼儿园组织小朋友割水稻 收割1亩地领2斤新米2018.11.21
- 【新时代 新作为 新篇章】无锡物联网创新中心建设迈出重要一步2018.11.09
- 全国大学生物联网技术与应用决赛在宁举行 2018.10.30
- 全国大学生物联网技术与应用“三创”大赛举办2018.10.28
- 下月起南京适龄儿童可免费接种水痘疫苗2018.10.23
- 南京水稻秋收启动 亩产增收200斤以上2018.10.15
- 南京水稻亩产增收200斤以上,今年是个丰收年2018.1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