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向春运受青睐,此心安处是吾乡?
入腊月,距离2019年春节越来越近,由于返乡车票“一票难求”及机票太贵,今年选择“反向春运”的人群大幅增加,到大城市“反向团圆”十分受青睐。根据携程等订票网站的数据统计,今年“反向春运”现象凸显,上海、北京、广州、深圳、杭州、南京、天津、青岛、宁波、厦门是十大热门目的地。铁路部门还推出了31趟反向列车的折扣票,最低6.5折。
“反向春运”无疑是过年回家焦虑氛围中的一股清流,预示着传统的过年方式将有更多新的表现形式。不仅能减轻了运输部门的压力,腾挪出了珍贵的春运空间,也节省了混在大城市的人的开支。还有一点,随着这个群提的增大,“空城”的喟叹会减少,大城市的年味也会浓一些。
这种团圆方式的形成,不仅源于回家过年的成本增大,也有恐归族招架不住亲朋好友“有对象吗”“买房了吗”“工资多少”的终极三问,而更大的因素在于社会发展的潮流,正在逐渐分化传统的过年思维。乡镇的城市化进程稀释了人们的故乡情结,唯一能寄托牵挂的只有亲人。这种情况下,反向过年成本既低,也能一家人团聚过一个安乐幸福年,当然是最优选择。
这是一种进步,也是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文明进展到一定程度的必然。因为反向春运就意味着传统亲朋好友圈的关系将遭受冲击,人们将更多的关注内心感受,而不是被春节的联谊圈子绑架。这不是冷漠,而是物质文明提高后,追求舒适生活的体现。同时,也是对年味变淡的另一种回应。毕竟有亲人的地方就有年,而团聚的味道也不再受限于地域。
对于这种趋势我们也不可过于乐观,对于许多在城市里扎下了根的“游子”,“反向过年”是一种选择,包括春节旅游等,也是一种思路。但对于缺乏物质和经济基础的大多数“外来工”,城市没有支撑他们过年的力量。家在远方,这是很多外来工为之一年奋斗的最终归宿。歌手李健在《异乡人》里唱道:“不知不觉把他乡,当做了故乡。”但这种“此心安处是吾乡”又多了许多凄凉和无奈。
而这种逆向团圆中,或许还有更多的无可奈何和对现实的妥协。毕竟团圆就意味着分散,在这个回不去的故乡和接不来的亲人之间,流动的情感慰藉只会越来越强。由此观之,春运不会消失,“反向春运”也不会成为主潮流。
- 春运“逆行”机票差价千元 除夕前一周价格低于高铁票2019.01.25
- 幕后坚守只为旅客平安温暖2019.01.24
- 设“熊孩子车厢”,这个脑洞有点大2019.01.23
- 铁路公安温暖回家路2019.01.23
- 天南海北,奔回的同一个地方叫做“家”2019.01.23
- 春运进行时 浦口公交全力做好春运保障工作2019.01.23
- “旅游过年”火爆 各使馆发布出行安全提醒2019.01.23
- 文明春运,从你我做起!2019.01.23
- 候补购票、人脸核验、减少验证码 12306又出新花样2019.01.23
- “春运神器”中读出的需求和期盼2019.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