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变化、新科技、新工艺 数说“新”大桥
封闭维修改造26个月后的南京长江大桥公路桥,昨天正式恢复通车。“新”大桥和以前有什么不同?让我们通过一组数据带你走近大桥,感受其中的新变化、新科技、新工艺。
“草原牧马”浮雕护栏。 本报记者 葛妍摄
新变化、新科技、新工艺
数说“新”大桥
南报网讯 封闭维修改造26个月后的南京长江大桥公路桥,昨天正式恢复通车。“新”大桥和以前有什么不同?让我们通过一组数据带你走近大桥,感受其中的新变化、新科技、新工艺。
400块钢桥面板,更洋气舒适
昨天开车上大桥的车主都能感觉到,桥面不仅平整,而且更加舒适了。此次大桥维修改造的最大亮点,就是用钢面板取代了主桥原有的陶粒混凝土面板。每块钢面板长10米、宽8米、重26吨,整座主桥共由400块钢面板拼接而成。
5道伸缩缝,开车不再颠了
原有的桥面每32米就有一道伸缩缝,全长近1.6公里的桥面有52道伸缩缝。伸缩缝处是大桥路面最容易破损的地方,开车驶过时总会颠簸一下。更换了钢面板后,每隔480米才有一道伸缩缝,整个桥面仅有5道,通车后行车更加舒适平稳。
202块浮雕团聚,“草原牧马”归来
大桥铸铁护栏双侧加起来长3152米,每4米一个标准节,一共镶嵌了202块铸铁浮雕。此次为了还原一块1991年因车祸被撞入江中的缺失浮雕的风貌,对尚存的“草原牧马”浮雕进行扫描,然后采用3D打印制作模板,重新铸造。这块新的“草原牧马”现在镶嵌在大桥护栏靠近北堡的位置。
15000次斩凿,剁出1平方米“斩假石”
如果仔细看桥头堡的外墙面,门厅立柱、门窗套、腰线等突出墙面的灰白色部分像是一种有纹路的石头。其实,这些纹路都是工人们一斧头一斧头在墙面上斩凿出来的效果,这种工艺叫做“斩假石”,是一种濒临失传的老工艺。平均每个平方米要剁上15000次,前后花了近一年时间,才完成桥头堡的“斩假石”修复。
18538颗LED灯珠,夜晚的大桥更亮了
修复后的玉兰灯进行了光源改造,一根玉兰灯的5盏灯内,各嵌入6颗2瓦的灯珠,在外围4盏玉兰灯的灯托处,还各增加了8颗3瓦的LED灯珠,这样,一根玉兰灯上共有62颗LED灯珠光源,299盏灯共计18538颗灯珠。全桥总功率46.64千瓦,只相当于原玉兰灯五分之一的用电量,亮度却是原来的近10倍。
182只传感器,随时了解大桥“健康”状况
在此次维修改造中,大桥上安装了182只传感器,分别位于主体钢筋、桥墩与桥体等主要受力构件的关键部位,能够随时跟踪监测桥梁受力状态的变化,提供受力和变化方面的信息,就好比随时给大桥做“心电图”,可供公路养护部门及时、有针对性地对大桥做进一步检查并采取措施。
本报记者 葛妍
- 【新时代 新作为 新篇章】解决拥堵 江南江北上南京长江大桥路网开始优化2019.01.07
- 大桥荣归,铸就新时代“南京骄傲”2018.12.30
- 50岁,归来仍是少年2018.12.30
- 真实记录恢复通车前后 大桥这样揭开“面纱”2018.12.30
- 南京长江大桥通车仪式上 建设者站C位!2018.12.30
- 刚刚,南京长江大桥王者归来! 2018.12.29
- 刚刚,大桥通车了!2018.12.29
- 我与大桥的故事2018.12.29
- 跨越时空,他们的人生在大桥交集2018.12.29
- 跨江交通,南京从“1”到“11”2018.1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