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镇扬三地考古成果展在南京开展 讲述千年历史
展览吸引了很多市民的目光。高正阳 摄
宁镇扬三地考古成果展在南京开展 200余件文物讲述千年历史
南报网讯(记者 高正阳 通讯员 王涛)“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宁、镇、扬三座城市比邻而居,文化同根、民俗同源、发展同脉。12月28日,由南京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南京市博物总馆主办,南京市博物馆、南京市考古研究院、镇江博物馆、扬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扬州博物馆联合承办的《铲释三城——宁镇扬三地考古成果展》(南京站)在南京市博物馆开展。
据了解,本次展览共展出来自宁、镇、扬三地近30个考古工地出土的200余件文物,包括石器、玉器、青铜器、铁器、漆木器、陶瓷器等不同类型,生动诠释了南京的钟灵毓秀、镇江的山水形胜、扬州的物华天宝。
其中2013年扬州曹庄隋炀帝陵出土的唐蹀躞金玉带,是目前国内唯一一件完整的十三环蹀躞带,属带具系统中的最高等级。而该考古项目亦因出土大量高规格随葬品,且与文献相互印证,影响重大,入选2013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元青花海水龙纹香炉。高正阳 摄
镇江京口闸遗址出土的元青花海水龙纹香炉高达70厘米,三足和两耳都可以拆分,是目前国内出土的体量较大的元代青花瓷器。京口闸,又名大闸,创设于唐代,为江南运河第一闸,是大运河文化遗产的精华,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
本次展览以南京本地出土的文物居多,有百余件。其中以目前仍在进行考古工作的西街遗址所出六朝兽面纹瓦当、青瓷龙首盘口壶、宋代白釉瓷执壶、青瓷菊瓣纹洗等最为精美。该遗址以“古今叠压”的方式反映了南京城市发展变迁的过程,它的发掘为寻找南京地区最早的城池——越城遗址提供了重要线索。
青瓷龙首盘口壶。高正阳 摄
六朝兽面纹瓦当。高正阳 摄
据悉,该展览由三地联合举办,既是三地考古成果的一次集中汇报展示,更是配合宁镇扬一体化战略的文化行动。展览首先于今年1月在镇江博物馆开启,3月又由扬州博物馆接力,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此次在南京市博物馆的展出是该展的收官之展,为期三个月。
- 扬州考古人员被打事件追踪:被拆除的考古设施已恢复2019.01.21
- 明代蕲春侯康铎墓现身安怀村2019.01.18
- 中美再次签署关于限制进口中国文物的谅解备忘录2019.01.14
- 历时整10年,江苏考古终获重大发现2019.01.11
- 《大报恩寺遗址考古发现与研究》获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立项2019.01.11
- 对“毁容式修复”的敏感并不多余2019.01.09
- 中大考古工地近日发掘出古墓13座 汉墓墓主家境不错2019.01.08
- 《上新了·故宫》陈建斌“回宫”探寻最重古物2019.01.04
- 宁镇扬考古成果展开展 朱元璋女儿的公主墓随葬品面世2018.12.31
- 朱元璋女儿金饰件 宁镇扬200多件珍贵文物“组团”亮相2018.1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