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体民国建筑国术场修缮完成 再现芳华
修旧如故,再现芳华民国建筑国术场修缮完成
图为江苏省武术队和南京体育学院民族体育与表演系学生在修缮后的国术场表演中华传统体育项目。 本报通讯员 南体宣 本报记者 冯芃摄
南报网讯 (记者 冯兴) 国家级文保单位、南京体育学院内的民国时期中央体育场旧址群体建筑之国术场保护性修缮工程昨天竣工。历经5个多月的工期,修旧如故的国术场再现芳华。
此次保护性修缮根据国家文物局通过的修缮方案,依据“最小干预”和“不改变文物原状”原则,对国术场采用原有的工艺、修建方式进行修缮,严格控制工程量,避免过度维修。正式恢复国术场八角形运动场地80多年前的原貌,同时巧妙隐藏照明、排水等现代设施,确保建筑的原貌,还对后来生长的高大乔木做了90%的保留,为看台提供了天然的遮阴效果。
2015年,南京体育学院就启动了国术场修缮工作,相继完成了项目申报手续和维修方案设计,并于今年6月22日全面展开修缮工程。
1927年,原西北军著名将领张之江等人为了提高武术地位,将“武术”改称为“国术”。1928年,南京国民政府宣布成立管理和发扬国术的专门机构——中央国术馆。1931年,国术场修建完工,这是为1933年的民国第五届全运会专门修建的比赛场地。国术场在篮球场南,正门朝北。平面正八角形,寓意中国武术八卦拳中的八卦。盆底为赛场,斜坡为看台,七面看台,八个出口,可容观众400余人。
中国传统武术伴随着中国历史与文明发展,走过了几千年的风雨历程,随着中国国力的增强和世界影响力的日益提升,被称为“国术”的武术越来越受到国内外民众的喜爱和体育组织及赛事的重视。
如今国术场修旧如故,再现芳华,以崭新的姿态正式向世人亮相。当天,2018海峡两岸中华武术(国术)交流大会和2018中华武术(国术)论坛也在南京体院学院举行,近百名两岸武林高手进行了同台竞技和交流。
- 南京87岁的国术场修缮竣工再现芳华2018.12.01
- 【伟大的变革——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型展览】国运盛 体运兴 改革铸就中国体育腾飞路2018.11.27
- 全国航模精彩亮相板桥新城2018.11.25
- “体育”与“综艺”怎样配比最恰当2018.11.21
- 冲入赛道递国旗损害了体育精神2018.11.21
- 浦口村民自费修缮古井2018.11.19
- 告别“足球舞”回归运动本真2018.11.16
- 残疾人“快乐运动趣味嘉年华”活动举行2018.11.15
- 江苏首发城乡居民体育消费调查数据 老百姓最爱跑步2018.11.14
- 江苏居民人均体育年消费2028元,跑步的人最多2018.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