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公安局网安支队第五党支部: 依托网络新技术 真情奉献惠民生
南京市公安局网安支队第五党支部:
依托网络新技术 真情奉献惠民生
将“互联网+”思维引入公安为民工作改革,在全国范围内率先搭建以“南京公安”微信公众号为载体的微警务一站式便民服务平台,推出63项便民服务;把握电子数据检验鉴定工作重点,完善重大案件同步上案机制,为全市各类大要案提供支持;保障信息化机房全年365天正常运作,为全市公安系统网络安全建设保驾护航,这些职能都隶属于同一个党支部——南京市公安局网安支队第五党支部。
网安支队第五党支部下辖微警务管理服务大队、电子数据检验鉴定大队、技术建设保障大队3个党小组,现有党员民警13名。“习总书记指出要适应人民期待和需求,加快信息化服务普及,让互联网技术惠及民生,我们三个党小组虽各有专长,但都是依托互联网,依托大数据,助力大民生。”支部书记、电子数据检验鉴定大队大队长黄政告诉记者,无论是线上提供公安民生服务,还是保卫公共信息网络安全,网安支队第五党支部都是把数百万南京市民最关心最迫切的需求放在首位。
2015年10月,为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真正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微警务管理服务大队开始打造网络一站式便民服务平台。一个月之后,“南京公安”微警务1.0版在微信内正式上线,初步具备同名查询、自助移车等几项功能,成为全国首个微警务应用开放服务平台。“那时候我们就3个人,当时为了打造这个载体,我们可没少费力。”作为这个团队的创始人之一,党龄15年的老党员盛建平向记者介绍,微警务平台涉及很多部门,成立之初这些部门都有各自为民办事的微信公众号,每办一件事,群众就要找一个微信公号,真是耗时耗力,为了整合这个小平台,我们在几个部门之间来回做工作,经过大半年协调,这才最后定下来。
微警务平台一经推出,就因实实在在为老百姓办实事,用户数量在当年底就增加到了24万多。2016年6月,微警务平台升级到2.0版本,这次重点开通了户籍、交管、出入境等群众最关心、最贴心、最直接的26项业务,市民只需一次实名注册,即可实现全部业务网上办理。紧接着,微警务平台在为群众办实事的路上继续加速发力,不到一年,又再次升级,服务群众的公安业务一下子增至63项。“比如像目前全天候在线的‘警博士’,就实现了 24小时在线咨询服务,对用户提出的问题既可系统自动答复,又可智能跳转人工服务,真正做到人民警察时刻在人民身边。”盛建平说,团队中党员民警带头加班加点、忘我工作,为其他民警作出了表率。目前,平台用户数量已达442万,累计为群众提供服务5300多万人次。就在他说话间,记者发现身旁的微警务大队的办公室里,一屋子工作人员,有的在编辑微信,有的在跟用户沟通,大家忙得不可开交。
而跟微警务大队的办公室相隔不远的另两间办公室同样热火朝天。黄政告诉记者“针对目前高发的网络诈骗、网络盗窃等案件,我们可以通过勘验,挖出犯罪网络,将其一网打尽,保护群众财产安全。”据了解,这个团队人人都是党员,个个能量满满,很多时候任务一来,第二天就要出结果,大家都是撸起袖子通宵干活。“心里想着为人民服务,再累也没啥,当案件一旦破了,什么苦都值了。”黄政说。
走出电子数据检验鉴定大队办公室来到相邻的技术建设保障大队办公室,房间空间不大,里面摆满了办公桌,但却几乎没有人在,支部副书记、大队长曹克说,队里要全天24小时保证信息化机房运作,大家平时都不在办公室待着,所有人要不在巡查,要不就在巡查的路上,“我们这个团队的各项工作能够顺利开展,他们发挥的作用可不小。”
“三个大队相辅相成、相互协作,再汇合成一个党支部,无论是打击网络犯罪、保障信息安全还是网上便民服务,人民警察的心里,都应始终装着群众。”黄政笑呵呵地说。今年7月,市公安局网安支队第五党支部荣获全市“新时代先锋”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
南报网记者 毛庆 严常坤 通讯员 网安轩
- 《心照日月》入选江苏网络文学优秀代表作 2018.11.20
- 栖霞区助力西宁市湟中县培育“互联网+”产业链2018.11.20
- 红太阳集团世界村新能源汽车新技术亮相广州车展2018.11.19
- 市民体验创新农业 2018.11.19
- “青少年健康成长与网络游戏”沙龙在宁举办2018.11.18
- 逾3000亿元!“双11”网络零售额创新高2018.11.17
- 10月以来,全市破获通讯网络诈骗案200余起2018.11.15
- 《心照日月》入选中国网络文学20年江苏20部代表作2018.11.15
- 全球网络技术大会在宁开幕 IPv6将成互联网发展必然趋势2018.11.15
- 中国网络版权产业正在崛起 正版化率大幅提高2018.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