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台资金全链条 南京精准扶持大学生创业
近年来,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背景下,南京青年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频频在全国、全省大赛中斩获佳绩。记者采访了解到,我市近年来持续搭建的全链条服务,让青年大学生创业项目走得更高、飞得更远。
平台资金全链条 精准扶持大学生创业
南京大学生在国家创业大赛频频获奖的背后
近日,由教育部、人社部等共同主办的第四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落下帷幕,我市选送的青年大学生创业项目摘得5金7银8铜,获奖数量占全省获奖总数的近六成。而前不久,由人社部、国家发改委等共同举办的第三届“中国创翼”创业创新大赛上,我市选送的2个项目分获专项赛一等奖和主体赛创新组三等奖,此次大赛全省共四个项目获奖,我市占大头。
近年来,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背景下,我市青年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频频在全国、全省大赛中斩获佳绩。记者采访了解到,我市近年来持续搭建的全链条服务,让青年大学生创业项目走得更高、飞得更远。
搭平台精准遴选,一批好项目脱颖而出
第四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上,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毕业生云曙先带着团队摘得铜奖。而在此之前,他几乎是每年都要参加一个大赛,包括第六届全国高职高专“发明杯”创新创业大赛、国际大学生物联网创新创业大赛中国总决赛、“挑战杯”全国职业学校创新创效创业大赛等。
“大学生没什么经验,尤其是实战经验,不敢轻易尝试创业,但参加了各种创新创业大赛后,经历了创业导师辅导、评审专家犀利提问,以及一遍又一遍的创业计划书打磨后,我才决定鼓足勇气开始创业。”云曙先目前是南京云思顿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公司开发的智能分类垃圾桶,可以对垃圾进行自动压缩,并根据语音提示和二维码扫描进行智能分类。频频参加的创业大赛也为产品打开市场提供了契机,“这次大赛后,已经有好几个客户主动来找我谈合作了。”
在南京,与青年大学生相关的创业大赛很多,成为这些创业项目走向国家级大赛提供了奠基石。
11月7日,南京市第三届青年大学生创业计划书大赛决赛上,从100多个参赛计划书中脱颖而出的10份计划书进行现场PK。评审专家介绍,这些计划书创新性很强,通过大赛,可以进一步检验创业想法,在创业指导专家的帮助下进一步完善创业构思,优化创业项目,为今后的创业活动打下坚实基础。
从2013年就开始举办的“赢在南京”青年大学生创业大赛迄今已连续举办六届。市就管中心相关负责人说,前五届共有逾4000个项目参赛,已有300多个获奖项目落地南京发展壮大。特别是今年,第六届“赢在南京”青年大学生创业大赛暨“互联网+”科技创业大赛特地开通台港澳地区及海外高校独立报名通道,报名人数比上届增长12.6%,加速一批好项目向南京集聚。
设“创业种子资金”,解决大学生创业“第一桶金”
南大学生刘骏在第四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上获得金奖,他的创业公司——图鸭科技刚完成1000万天使轮融资和1700万Pre—A轮融资,今年上半年订单金额达到750万。
“我的项目是人工智能视频解决方案,简单说就是图像压缩算法,可以帮助用户以更低的流量消耗和更快的速度获得高品质的视觉体验。”刘骏告诉记者,参加大赛中,他发现很多参赛项目都是初创小科技公司,而大家共同的难题就是这次大赛团队的‘人工智能视频解决方案’又获得金奖,下面肯定又有不少投资商来找我们谈合作了。”
市就管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近些年来,我市进一步加大青年大学生优秀创业项目的遴选资助力度,增加资助等次、拓展资助范围。自2012年起,市财政设立“创业种子资金”项目,面向在校和毕业五年内的普通高校毕业生(含台港澳及海外高校毕业生)相应给予10—50万元项目资助。该政策实施至今,共遴选资助项目1415个,获批金额2.78亿元。这期间,助推了众多青年大学生优秀创业项目脱颖而出、成长壮大,像扶持的“快轮科技”“金邦动力”等创新企业最为典型。
此外,为解决大学生创业融资难题,市人社局开通了青年大学生创业贷款“绿色服务通道”,目前已在33所高校、16家创业园建立创业贷款直通平台,为大学生创业团队提供免担保的创业贷款。今年1—9月,已为青年大学生创业担保贷款143笔,金额达2440万元。
扶上马送一程,全链条服务大学生创业
“前几年,我的项目获奖之后,我的母校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和紫东国际创业园都找到了我,给我提供2年免租金的办公场地。” 云曙先说,正是这种全链条的服务,才让他的项目迅速落地。
“有了好项目,搭了平台,给了资金,还要再送一程和有保底。”市就管中心相关负责人说,今年我市积极实施青年大学生“宁聚计划”,建立培训实训、项目资助、贷款融资、场地支持、补贴激励、落户安居多措并举的创业扶持政策,同步开展精准对接的创业服务活动,有力推动了青年大学生创业工作。
一批创业服务平台已提前布局到高校。今年上半年,我市已经实现在宁53所高校就业创业指导站全覆盖,并建立指导站工作绩效考核评价激励机制,充分发挥指导站联系政、企、校、生的优势,进一步提升创业服务针对性和有效性。在仙林大学城高校集聚区,我市还设立市人才服务中心栖霞分中心,就近提供就业创业“一窗式服务”,共同为青年大学生创业提供优质服务。
南报网记者 毛庆 严常坤
- “培训贷”凶猛 不能光靠大学生谨慎2018.11.20
- 南京组建新型研发机构促进一流技术向现代产业迈进2018.11.18
- 南京10个青年大学生团队PK创业计划书2018.11.18
- 南京10个青年大学生团队PK创业计划书2018.11.17
- 大学生“闪辞”:谁的青春不迷茫?2018.11.16
- “南京好人”时剑云:艰辛创业打造“仙桃云谷” 2018.11.16
- 创业者时剑云:艰辛创业打造“仙桃云谷”2018.11.15
- 求职大学生最常见就业歧视:学历、专业和学校2018.11.15
- 长春大学生七天研制出“意念控制书本翻页系统”2018.11.14
- 全市园林行业绿化工技能竞赛举行女大学生登高修枝2018.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