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监会试点定向可转债并购支持上市公司发展
新华社北京11月1日电(记者刘慧)证监会1日表示,结合市场情况,多家上市公司近期积极研究在并购重组时引入定向可转债,部分公司已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方案。证监会结合企业具体情况,积极推进以定向可转债作为并购重组交易支付工具的试点,支持包括民营控股上市公司在内的各类企业通过并购重组做优做强。
2014年6月,证监会修订发布《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规定了上市公司可以向特定对象发行可转债用于购买资产或者与其他公司合并。上市公司在并购重组中定向发行可转换债券作为支付工具,有利于增加并购交易谈判弹性,为交易提供更为灵活的利益博弈机制,有利于有效缓解上市公司现金压力及大股东股权稀释风险,丰富并购重组融资渠道。
证监会将继续发挥市场机制作用,持续研究和顺应市场主体诉求,创造条件支持各类企业通过并购重组优化资源配置,实现高质量发展。
- 江苏10个项目跻身大数据产业试点2018.11.05
- 两家知识产权公司完成并购2018.11.05
- 杭州人才专项租赁住房试点 符合标准免租金2018.11.02
- 海关关税保证保险本月起全国实施 为企业减负增效2018.11.02
- 南京成全国“企业开办全程网上办”改革试点城市之一2018.10.30
- 秋季蔬菜进入上市高峰期 菜价开始大幅回落2018.10.30
- 雨花台区试点肿瘤基层全程管理2018.10.30
- 小区改造、道路整治等项目可免去规划审批程序 2018.10.29
- 8省份将开展政府购买公租房运营管理服务试点2018.10.24
- 上市企业还能“卖房保企”吗?2018.1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