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何必计较院墙内外
半个多月前,一则题为《51岁泥瓦匠带着刷具上大学:不在乎意义,关键是要有梦想》的新闻让人们了解到郇政华的励志故事。然而,这位瞒着家人应考、且已参加济宁职业技术学院新生军训的追梦人,已于日前退学返乡。据悉,郇政华之所以退学,是因为他上有老、下有小,家境不仅没有宽裕到能够“脱产学习”的地步,现在还是家庭须臾不可离的经济支撑。
不少网友唏嘘不已,有人说“生活在社会底层、上了点年纪的老百姓,实现梦想为何就这么难呢?”然而在我看来,这并不是一个梦想破灭的故事。
郇政华毕竟通过努力考上了大学,学校还为他免了学费,他已经证明自己有能力实现“上大学”的梦想,社会和学校也都支持他追梦;尽管现实条件使他不得不暂退,但有能力在,有支持在,以后还可以再来。如果郇政华想要的是接受更好教育的机会,那就更不是问题,当前网络教育如此普及,图文影像资源如此易得,学习可以不限时间、地点、专业,又何必计较身处大学院墙内外?
郇政华已经51岁了,想上大学应该不是为拿一张文凭去找工作。在接受高等教育的本质之外,“坐进大学教室”“取得学历证书”更多只是仪式。如果一定要有这些仪式才算圆梦,只能说,成年人的世界没有“简单”二字,谁的人生都不可能事事如意。大多数人在追寻梦想的路上都得克服各种各样的困难,有缺憾是正常的,始终拥有梦想、积极向前才更重要。在郇政华的追梦故事中,打动人的是他对学习的热情,而不是他对文凭的热情,不是吗?
把镜头从郇政华拉远,容纳下他的家庭,我们能看到更多希望。虽然眼下家境不好,但他的一双儿女都在上大学,这一家人将有很大机会走出贫穷与忽视教育的代际轮回。当然,学习也不一定要与经济收益预期相关联,不谈功利,只谈个人追求甚至个人爱好,坚持学习都是一项有益自身也有益社会的选择,这正是“活到老学到老”的意义。就这一点来说,学习不但不必计较身处大学院墙内外,也不必终结于专业课程的尾声。至于年龄、智力、受教育基础、经济状况等条件,它们当然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学习的成果,但它们都不能决定一个人如何对待学习、对待生活,也就不能决定学习在何等程度上改变一个人的生活。
如果说郇政华的故事确有遗憾,那也是出于难以改变的现实困境,年过半百、背负着生活重担再去求学究竟不易。而这也给年轻学子传递出了经验和信息:学习当趁春光好,莫负少年头。
- 省农科院与江苏大学合作培养研究生2018.09.28
- 仙林开发投资集团挂牌 推动大学城向科技城转变2018.09.28
- 泰晤士2018年大学排名出炉 国内大学上升明显2018.09.27
- 南京仙林大学城组建开发投资集团2018.09.27
- 第二届大运河智库论坛在南京邮电大学举行 2018.09.21
- 江苏高校、企业“牵手” 成立网络安全联盟2018.09.21
- 南京理工大学江阴校区开工2018.09.21
- 南京邮电大学成立人工智能学院2018.09.21
- 【新时代 新作为 新篇章】南京4所高校成立人工智能学院2018.09.20
- 南京4所高校成立人工智能学院2018.0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