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留学生 学做月饼迎中秋
9月20日下午,南京林业大学学生食堂二楼欢声笑语,20多名来自哈萨克斯坦、塔吉克斯坦、蒙古、罗马尼亚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留学新生在这里参加他们的第一堂中国文化选修课——学做月饼。
南林大留学生第一堂中国文化选修课:学做月饼迎中秋。
本报通讯员 周祝营 彭正摄
来到南林大后的第一堂中国文化选修课
“一带一路”留学生 学做月饼迎中秋
本报讯(通讯员 方彦蘅 记者 谈洁) “Interesting!(有趣)”“It tastes good.(好吃)”9月20日下午,南京林业大学学生食堂二楼欢声笑语,20多名来自哈萨克斯坦、塔吉克斯坦、蒙古、罗马尼亚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留学新生在这里参加他们的第一堂中国文化选修课——学做月饼。
中秋将至,为了让这些在异乡求学的留学生也能一起感受中国传统节日的气氛,帮助他们更好地了解中国文化及风俗习惯,南林大国际教育学院联合校饮食服务中心一同举办了这场文化体验活动。
参加此次选修课的留学生们有的已不是第一次在中国过中秋节,但自己动手做月饼,对大多数人来说还是“头一遭”。
大家兴致高昂,按扁面团、揉搓莲蓉蛋黄馅团、在模具中定型……留学生们在师傅的指导下,按照步骤有模有样地做了起来。
“看起来简单,但做起来还有很多技巧呢。”来自罗马尼亚的家居设计学院博一学生美拉说。第一次尝试,大家遇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皮擀小了、馅露出来了,或者力气使大了导致模具上的图案没有印好。但是反复练习后,一枚枚经国际学生之手、带有“南京林业大学”标志的定制月饼终于做好了。
月饼做好后,由食堂师傅统一推入烤箱。在等待的间隙,来自哈萨克斯坦的塔斯肯、包楚楚等同学还和在座的留学生们一起分享了自己家乡的团圆节。“在我的国家没有中秋节,但是一样有庆祝团圆的节日,和今天的场景一样,也是亲朋好友们围坐在一起。虽然习俗不同,但是这份感情是一样的。”经济管理学院研一学生塔斯肯说。
20分钟后,浓郁的香气弥漫四周,金灿灿香喷喷的月饼出炉了。“我要拍照发给妈妈,跟她一起分享。”喀麦隆女生ANITHA说。
“随着我校外国留学生人数的快速增长,我们也在积极思考创新方式方法,帮助国际生更快地融入到中国的学习环境。”南林大国际教育学院院长朱剑刚说,“中秋节是新生入校后迎来的第一个中国传统佳节,以前我们是用课堂讲授的方式,但这远不及自己亲手制作月饼更具体验感。后面我们还将开展丰富多彩的类似文化体验活动,让留学生零距离感受中国文化的魅力。”
- 做月饼、拜月亮、办诗会 孩子们感受中秋魅力 2018.09.24
- 这个中秋波士顿龙虾预约上门,“戏园子”里吃团圆宴2018.09.24
- 快来开启南京赏月胜地,送出你的专属祝福!2018.09.23
- 中秋节:要有新风尚,也要有老味道2018.09.23
- 9月23日“秋分” 南京中秋节天朗气清,适合赏月2018.09.23
- 你有一封来自月宫的倡议书请查收!2018.09.22
- 邮箱被代写论文邮件塞爆 在英留学生该注意点啥?2018.09.22
- 【新时代 新作为 新篇章】南林“一带一路”留学生 学做月饼迎中秋2018.09.22
- 小长假期间天气晴朗 中秋赏月很适宜2018.09.22
- “没有太平盛世,就没有我的百岁中秋节”2018.0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