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评天下(2018年9月20日)
本期点评:刘大山
@工人日报:#工作微信回不回?# 近日,浙江宁波一职工王女士因为在下班时间未及时在微信工作群内汇报工作而遭到辞退,尽管在市总工会的帮助下,她成功维权并拿到了应得的赔偿金,但此事所引发的网络热议却未降温:下班后面对这种“紧急工作微信”回还是不回?职工能否拒绝?下班时间回复微信算不算加班?
微信:理论上,职工有权拒绝用人单位在下班时间发布的工作指令。但这只是“理论上”,现实中想想就好了,谁还能当真……因为较真的后果是劳动者伤筋动骨,单位不痛不痒。所以根本还在于提高劳动者地位、降低维权成本,同时大幅提高用人单位违法违规的代价,做到“加一罚百”甚至“加一罚千”!
@新京报:#幼儿园甲醛超标# 开学一年来,南昌某幼儿园已有50名幼儿频繁流鼻血、咳嗽。家长都怀疑是学校甲醛超标引起的,但园方拒不配合检测,且处理态度十分恶劣。18日,官方已责令该园暂时停课,配合检测。
微评:按照规定,中小学及幼儿园开学前都要经过空气检测,但各地仍不断曝出甲醛超标事件。有必要进一步建立和完善相关机制,例如由家委会选择指定第三方检测机构,全程公示,检测时邀请家长代表到场监督……事关孩子健康安全,一丝一毫都不能马虎大意。
@中新网:#鼓励正当防卫# 近日,最高人民法院发文指出,要适时出台防卫过当的认定标准、处罚原则和见义勇为相关纠纷的法律适用标准,鼓励正当防卫,保护见义勇为者的合法权益。这份文件名为《关于在司法解释中全面贯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工作规划(2018—2023)》。
微评:人身安全是公民的最基本权利,面对不法行为侵害、情况危急时,法律应该鼓励公民勇于自我救助,积极抵抗和反抗。对此,既需要在立法上进行完善,设计详细的规范和认定标准;也需要在实践中通过个案普法,提升公民的法治素养。在此过程中,共同的价值取向就是公平正义,不让老实人吃亏。
@北京青年报:#台风次日抄牌# 因台风过境,地下车库容易积水,很多车主紧急避险将车停放在路面上。但广州网友曝料称,有交警在台风过境后第二天便查抄违法停车。对此广州交警回应称,考虑到实际情况,对海珠大队该民警所收集的违法行为记录内容不予审核通过,并对此给车主带来的不便表示歉意。
微评:风暴尚未平息,市民的心情尚未平复,便忙着抄牌罚款,的确有“趁火打劫”之嫌。广州交警及时叫停这种错误做法,值得肯定点赞!事实上,深圳、佛山等地的警方都提早发布公告,对因避险违法的车辆不予处罚。自然灾害面前,执法要人性化,更要提高能力与水平。
- 出租车安全别总是拼“个案”2018.09.22
- 栖霞交运局:开展节前安全生产检查2018.09.21
- 江苏高校、企业“牵手” 成立网络安全联盟2018.09.21
- 江苏省网络空间安全高校联盟成立大会昨日在宁举行2018.09.21
- 守护“舌尖安全”监管不能“发霉”2018.09.20
- 栖霞区“五张网”构筑食品安全防线2018.09.20
- 山竹过后,他们现在怎样了?各地应对台风纪实2018.09.19
- 温暖! 广东:因台风遭受损失可享减征个税优惠2018.09.19
- 台风频频造访 “不把杆的飞行员”保障航班安全2018.09.19
- “山竹”过境,大树都刮倒了 飞机为什么没有被吹跑?2018.0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