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评天下(2018年9月16日)
@人民网:#晒账目# 近日,河南一小学营养餐被曝质量低下,引发诸多质疑,但同时,也有人关注到,有多所相对落后地区的小学却长年坚持在微博上公布学生每日餐食的品种与账目,这些学校一时间引来诸多赞誉。记者了解到,这几所学校都在使用“免费午餐”项目捐助的费用来供给学生日常的餐食。
微评:尽管常年没有一条转发、一条评论,但这些学校仍然坚持不懈晒出每日账目,这不仅出于道德自律,更是在践行公开透明的监管制度。凡开餐,必公开;唯公开,方公信。事实证明,只有公开才能持久,任何慈善项目、公益活动都应以此为榜样,让阳光成为最好的防腐剂。
@北京青年报:#黜落# 这两天,中国科学院大学副教授苏湛“火了”,他用文言文写了一封成绩公告:“凡今抄袭者,一经查实,不问考勤,皆黜落。”而他“黜落”的方式是,给22名期末作品涉嫌抄袭的学生直接打了0分。不少网友都对老师坚持原则的态度表示支持,但也有人认为,一门选修课而已,直接给0分是否太过较真?
微评:问题不在选修或必修,所谓勿以恶小而为之,错的事就不要去做,做了第一次,就会有第二次、第三次。坚持学术精神应是大学育人立德之本,是必须坚守的底线,苏教授给作弊的学生直接打0分,是坚持原则、维护教育公平之举。在学术抄袭屡禁不止的当下,我们需要这样的较真。
@钱江晚报:#扶人被讹# 近日,“小伙见义勇为扶老人反被讹,真相大白后欲起诉老人”一事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扶人小伙起诉摔倒者要求登报道歉并赔偿精神损失费1元。据悉,双方已在庭前调解中达成和解,扶人小伙接受摔倒者方口头道歉,自愿放弃其他诉讼请求,将登报道歉所需的5000元捐给金华市红十字会。
微评:让讹人者付出应有代价,让被讹者获得道歉和赔偿,是最朴素的公平正义。案件最后以调解告终,我们应该尊重扶人小伙的自身意愿,没理由要求他死磕到底。我们更应该在社会和法治层面展开反思——如何跳出“和稀泥”式的执法模式,更主动地维护公民合法权益,提高诬陷者、讹人者的违法成本。
@新华网:#礼品拍卖# 日前在河南省公共资源交易中心举办了一场“特殊”的拍卖会,2000多件拍品全部来自于省政府“公务仓”,是党政机关、省管企业、高校等党员干部及工作人员上交的各类有价证券和礼品等,拍卖所得全部上缴国库。
微评:任由礼品放在“公务仓”中闲置落灰,显然是一种资源浪费,将其公开拍卖收入上缴,不失为一种创新的处置方式。事实上,很多发达国家都有相关规定,公务人员收到一定价值以上的礼品必须上缴,然后定期以拍卖等方式处理。河南省开此先河后,其他省市不妨效仿借鉴,积极探索并形成制度,以促进廉政建设,减少浪费。
- 雨花经济开发区:同喜同贺中秋 同欢同乐佳节2018.09.21
- 夫妇上班途中 热心救助被撞老人2018.09.20
- 江苏省老年护理高峰论坛举行 失能失智老人照护引热议2018.09.20
- 六合一老人摔倒伤情严重,幸遇民警及时救助2018.09.19
- 老人离家出走 幸遇众人帮助2018.09.18
- 上百个社区慰问困难户 爱心帮扶暖中秋2018.09.17
- 到底是什么样的妖魔鬼怪,总是盯着孩子们的饭碗不放2018.09.17
- 营养餐仅半碗素面,瘦了学生肥了谁?2018.09.14
- 骗子冒充扶贫干部下乡“精准行骗” 专挑老人下手2018.09.12
- 长期做“低头族” 颈椎严重老化等同七旬老人2018.0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