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年200万字播报稿 她诠释了何为“坚持”
编者按
为推进“师德建设年”工作,从今年4月开始,南京市教育局启动了“南京教育好故事”征文及演讲比赛,全市506所学校(幼儿园)的1500余教师、学生和家长参加了此次活动。“南京教育好故事”评比活动是落实南京市“师德建设年”的一项重要举措。通过普通教师讲述身边人、身边事,彰显榜样的教育力量,引导全市广大教师践行争当“四有”好老师,在社会广泛传颂教育系统动人的教育诗篇,诠释爱与奉献的教育情怀,唱响南京教育主旋律。9月5日下午,“南京教育好故事”巡回分享会启动仪式暨首场分享会举办。本次分享会创新开展“私人订制”服务,市教育局从活动中甄选出23个故事,供各区、各校自行选择。相关单位根据自身需要,自行选择8-10个故事,通过扫描手机上的二维码预约分享会。
一个老师,将一件对学生、对家长都很有意义的“小事”坚持一个月不难,坚持一个学期也许也不太难,但坚持了3年,从未间断过一天,这就不是普通人能做到的了。
南京外国语学校的语文老师柳咏梅,学生们眼中的“最赞老师”,她就把“坚持”做到了极致——每晚通过微信向家长播报当天的语文教学情况,3年来未缺过一天,光是播报稿,3年来她就撰写了200多万字。
多年坚守热心教学和公益活动
柳咏梅曾是一名大学老师,十多年前,她听从自己内心的召唤,走上初中语文的讲台。当时不少身边人都不支持她“转型”,觉得中学老师比较辛苦,但柳咏梅坚持来到南外:“与培养成型的大学生相比,我更希望能引导中学生并陪伴他们成长。”
多年来,柳咏梅积极探索新鲜的教学理念,她所带的学生不仅学得好,也学得轻松。比如,在孩子们最忙的初三阶段,柳老师并没有搞“题海战术”,而是独辟蹊径,每天由班级里的一位学生担任“史官”,以文字记录一天的班级生活,汇集成这样一本特殊的“班级史记”。这样一来,既提高了学生的作文水平,又给学生们留下了最好的青春纪念册。
柳老师还非常热心公益活动。2011年4月,柳咏梅在一次省级语文教研活动上认识了江苏其他四个城市的四位青年教师,一拍即合,共同组建了一个语文教师研修与成长团队——“苏语五人行”。利用休息日和寒暑假,他们携手走出当地,这些年来行走了全国十多个省市,做公益支教,为一线教师做公益培训。
不管再忙都要兑现自己的承诺
这三年来,柳咏梅老师充分发挥微信的功能,每晚通过微信语音向家长播报当天的教学情况,“将语文教学向家长全面开放,家长孩子都能参与点评,”柳咏梅欣慰地说,“家长们觉得每天接收我的播报就像追剧一样,乐此不疲。”
坚持一个月不难,坚持一个学期也许也不太难,但难就难在柳老师坚持了3年,从未间断过一天!“有时候我出差回来十分劳累,有时候我生病了躺在病床上,我爱人就劝我说,今天就不要播报了吧,跟家长们打个招呼。其实我也有过偷懒的念头,但转念一想,如果自己做不到,怎么给学生做表率。因此不论再忙,语音播报都是我每天必须完成的工作,3年来,我没有缺过一天,3年来我写的播报稿有200多万字。”
- “喜憨儿”公益面包温暖孤独心灵2018.09.25
- 爱心涌向特殊人群 温暖过中秋2018.09.25
- 小学生作业多,请问老师睡得安稳吗?2018.09.24
- 祈福中秋 南京大报恩寺遗址公园举办公益拜月礼 2018.09.23
- 南京鸡蛋壳公益志愿者社区送温暖2018.09.22
- 月满中秋情意浓 南京香格里拉大酒店送温暖2018.09.21
- “博爱南京·中秋公益行”进入第十年2018.09.21
- 热河南路街道打造社区心理服务云平台2018.09.20
- 为爱西行·播撒书香——这本书,将我的快乐带给你2018.09.19
- “博爱南京·中秋公益行”赏月晚会明晚上演2018.0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