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岁教师守候留守儿童:只要有口气,不会让他们念不起书
今年91岁的叶连平,教了40年的英语。退休后,他自费办“留守儿童之家”,为留守儿童无偿补课18年,至今仍坚持上课、批改作业。
他说:“我愿意我的最后一口气,是在讲台上呼出去的。”
村民眼中“怪人”——叶连平
从小酷爱学习的叶连平,抗战胜利后,随父亲来到南京,进入美国大使馆工作。在那里,他利用工作之余的点滴时间,学会了一口流利的英语。
解放后,他与几位同事开办了识字夜校,从此爱上课堂。此后的十年间,尽管历经坎坷,但从未放弃学习,梦想着重返课堂。1978年,叶连平重返学校任教,直到1988年从安徽马鞍山和县卜陈学校退休。
在村民眼中,叶连平是个“怪人”。每月能领三四千元退休金的他,却为了省块儿八毛,常常骑车7公里到镇上买菜,还要去捡菜贩丢弃的蔬菜带回家,出远门也不舍得坐车……可他对孩子们却很大方,他把所有的积蓄都花在孩子身上,自掏腰包租车组织留守儿童夏令营之旅,开拓孩子们的视野。
2013年开始,叶连平还拿出部分退休金,设立了“叶连平奖学金”。叶老师说:“这些奖金不能解决什么问题,目的就是鼓励孩子们再进步。”
有一次,一个学生刚考上幼儿师范,但是由于家里条件不好,住得又远,她无法过来补课。叶老师知道后,便四处托朋友帮她买了一辆二手电动车。叶老师不想放弃任何一位学生,有教无类,只要你肯学,他就愿意教。叶连平老人更是在2012年6月,当选为“中国好人”。
叶老师的衣服总有缝缝补补的痕迹,他指着领口上的一个补丁笑着说:“你看我身上有补丁吗?那有什么关系,补丁就补丁呗。”对于叶老师而言,能够把知识传承下去,能够帮助到孩子,就是最欣慰的事。
闲不下来的退休生活
退休28年,叶连平几乎没有闲下来过,有学校老师请假,都找他代课。
代课金300块一个月,可他都还给了学校。他给5所小学买了6台二手风琴,给宋桥小学装电灯,给龙王小学栽了100棵水杉树,给黄坝小学种了220棵白杨树等等。
后来,他看到孩子们因学不好英语而厌学、许多留守儿童作业无人辅导时,他在家里办起了英语课堂(“留守儿童之家”)。平日里辅导孩子作业,周末集中给孩子们上英语课。所有书本、教具都是他自己一手置办。
因为是义务教学,不收取费用,并且学生成绩都很好,很多人自然慕名而来,也因此引来了各种“闲言碎语”,可叶老师并不在乎。教书育人,不是为了给别人看的,是为了一份心安。
是爷爷,亦是老师
如果说教师是蜡烛,那叶老师就是这群孩子的那束光。
一次,叶老师半夜不慎跌倒。在被送到医院后,被查出是脑溢血加脑膜炎。尽管手术风险很大,但叶老师的手术很成功。生病期间,他最牵挂的还是那群可爱的孩子们。叶老师说:“我虽然没有孩子,但是学生就是我的孩子,这些孩子可能比我自己养的孩子还要好。”
叶老师深知知识的重要性,在他眼中,不管学生多么贫苦,都不应该放弃学习的机会。他帮助特困户孩子上学,帮助条件不好的孩子补课,帮助条件不好的乡村学校补充教学用具。他口中的小事,却都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孩子们。
叶老师说:“作为老师,播下去的种子收了,而且是大丰收,这是我最大的愉快。我希望我的最后一口气,是在讲台上呼出去,而不是在床上。只要我有一点点力量,只要能干,有这口气,我绝不会放弃。”
- 自掏4600元打车 为准时上课东大教授惊心动魄赶飞机2018.09.17
- DI全国教师培训会在宁启动 集聚创新力量2018.09.17
- 南京爱心人士慰问困境留守儿童2018.09.16
- 扎根乡村小学19年 换肾后仍坚持站上讲台2018.09.16
- DI全国教师培训会在宁启动 全国500余名教师分享经验2018.09.15
- 让老师严管学生没有后顾之忧2018.09.14
- 江浦高中传捷报:支部建在年级组 推动教育高质量2018.09.14
- 南京市第九批社区艺术教师志愿者培训班开班2018.09.13
- 教育部:未取得教师资格证不得从事学科类培训工作2018.09.13
- 关爱留守儿童宣讲活动走进南京工地2018.0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