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商务局:跨境贸易通关时间再压缩1/3
在《南京市优化营商环境100条》中,有关跨境贸易的举措在第26—34条,共9条。
“在政策制定过程中,我们坚持问题导向、服务导向,从企业视角深入剖析我市跨境贸易存在的突出问题,对标国内外先进城市,从进一步压缩通关时间、提升通关信息化水平、减轻企业通关成本等方面制定了相关措施。”市商务局相关负责人昨天表示,接下来,该局将进一步狠抓落实,确保政策执行到位,进出口企业充分享受到改革红利。
首先,进一步压缩通关时间,年内在现有基础上再压缩1/3。现有货物报检报关流程由“串联”改为报检报关同步“并联”融合申报,优化作业流程,取消入/出境货物通关单,进一步压缩口岸整体通关时间;实行财关库银联网和税单无纸化。在全国率先试点进行国际贸易“单一窗口”“财关库银”系统上线和税单无纸化改革,将电子税单主动推送到企业电子口岸账户,企业不再取单且可进行网上全程办理。经海关审核通过的通关货物,从申报到提货实行全程无纸化和自动放行;符合条件的企业可申报海关AEO认证企业。降低高信用企业布控查验率,进一步降低通关查验率。实行7×24小时预约通关制度,强化通关保障。
同时,提升通关信息化水平,提升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国家标准版货物申报应用率。申报人通过电子口岸平台一点接入、一次性提交所需标准化单证和电子信息,相关部门通过电子口岸平台将处理结果统一反馈给申报人,年内主要申报业务覆盖率提升至70%以上。
减轻企业通关成本,为企业减负。口岸经营服务单位必须在经营场所公布收费清单和标准,在南京电子口岸门户网站公布口岸费用情况,为企业提供口岸费用参考。价格主管部门加强对口岸收费的清理和规范,并对违规收费行为进行查处。免除企业查验作业服务费,按照国家统一部署,对在海关系统查验环节发生的查验没有问题的集装箱(重箱)货物(固体废物进出口货物除外)的外贸企业(失信企业除外),免除吊装、移位、仓储费用。实行区港联动,快速分拨。加强两个一类口岸与综保区联动,实现“先进区、后报关”,一线进境货物企业可凭舱单信息,经简单申报后直接提货入区,且企业可在运输工具进境之日起14天内,向海关正式申报备案;实行“先出区、后报关”,先行实物放行前往口岸,之后企业在72小时内向海关办理申报手续实行“先进区、后报关”。
为企业提供进口关税担保。利用我市大数据贸易融资平台,对申请“银关保”业务的企业进行风险评估和“画像”,推荐给合作保险公司和银行,由保险公司开具关税授信保单,银行凭保单降低企业开立关税保函的成本,降低企业进口缴税的制度性成本。政府建设关税担保资金池,为“银关保”承担部分风险补偿,保险公司为企业提供优惠保险费率。
- 中信银行推“信e汇” 创新跨境支付普惠个人客户2018.09.20
- 电子病历:要便捷更要安全2018.09.17
- 南京市商务局:跨境贸易通关时间再压缩1/3 2018.09.08
- 9月1日起内地居民可在全国范围内异地换(补)出入境证件2018.08.28
- 栖霞以“网格化”、“信息化”、“社会化”打造社区治理新格局 2018.08.15
- 新区积极探索公证服务信息化建设 让“数据多跑路”2018.08.09
- 南京技术创新示范企业数量全省第一2018.08.08
- “海外购”须解决跨境维权难题买得爽也要用得爽2018.07.20
- 南京城管推进“精靓系统”研究 提高执法效能2018.07.19
- 全国新增22个跨境电商综试区 南京无锡入列2018.0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