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鼓楼挖掘17处“红色印记地” 引来参观潮
和记洋行诞生南京党支部、北祖师庵曾住市委书记——
鼓楼17处“红色印记地”引来参观潮
一群小学生在渡江胜利纪念馆参观。于洁尘摄
南报网讯(记者 于洁尘 )105年前,英国商人在南京创建的和记洋行被誉为“亚洲第一冷库”,而这里也是中共南京党支部的诞生地;北祖师庵47号因城市建设而消失,却是曾经的中共南京市委书记孙津川的居住地……近日,鼓楼区党史办经深入挖掘研究后,推出了17个辖区内的“红色印记地”,这批红色胜地引来了暑期参观潮。
鼓楼区现存不可移动文物592处,主要分布在中山北路、颐和路、大马路、仙霞路、南师大、南大等地区,以近现代历史文化资源为特色亮点,约占南京近现代历史建筑的80%,在中国近代建筑史上有着重要地位。
这些历史遗迹大多创建于民国时期,有着鲜明的时代特色,更有着不为人知的“红色印记”。鼓楼区委党史办经深入挖掘研究,于本月初推出了研究成果——鼓楼红色旅游攻略。在这份“红色地图”中,入选的17处“红色印记地”不仅有渡江胜利纪念馆、渡江胜利纪念碑、颐和路社区将军馆、胜利广场等广为人知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也有张闻天陈列馆、八路军驻京办事处旧址、挹江门、和记洋行等一批革命意义重大却鲜为人知的基地。
和记洋行是现代中国工业与贸易的发祥地之一,也是众多民国遗存建筑中最具红色印记的阵地之一。鼓楼区党史办有关负责人介绍,这里诞生了中共南京党支部,党组织领导洋行工人们发动了多次反帝反封建大罢工,壮大了南京地区的革命力量。
不少南京人都知道近现代历史中的中央大学、金陵女子大学,金陵大学等教育机构,却并不清楚其中蕴含着红色革命的记忆。曾经的中央大学医学院住院大楼现存于东南大学丁家桥校区内,1948年时这里的中央大学二部有两个地下党组织,1949年初,在二部党总支的领导下,绝大多数的教职员工都留下来迎接解放。
现在的北祖师庵47号早已是物是人非,但这里也是曾经的革命根据地。经挖掘考证,1928年3月,时任中共南京市委书记孙津川就居住在这里的一幢四合院内,发动和组织群众,坚持领导着地下斗争。现存的民国首都电厂旧址则见证了南京的解放——1949年初,中共南京市委在此组织开展护厂护校斗争,以实际行动迎接南京解放。
“暑假正是让孩子了解历史的好时机,”年轻妈妈宿晓云10日带着三年级的儿子来到渡江胜利纪念馆,和同学们一起参观。她表示,这份鼓楼范围内的“红色地图”,为孩子们雏鹰假日小队暑期活动的“按图索骥”提供了方便。纪念馆综合业务部主任宗旸介绍,暑期来临,参观人群除了单位团体和个人,学生一族数量迅速增加。
金陵科技学院古典文献专业的大四学生鲁懿丹暑期选择了在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做志愿者。她说,脚踏实地走进这些旧址遗存,感受到的革命氛围和历史厚重感,是在课堂和课本上无法体会的。这个假期,她会邀上几个同学,逐一探访这17个“红色印记地”。
- 全国唯一 南大中共党史资料馆新馆开馆2018.07.05
- 收藏数万件党员原始档案资料 南大中共党史资料馆新馆开馆2018.06.30
- 南京铁北滨江片区提档升级“华丽转身”2017.11.22
- 【代表风采】南航徐川7分钟讲党史再次走红网络2017.10.17
- 南京市委党史办开展党史进军营活动2017.06.28
- 南京市委党史办开展党史“六进”活动2017.06.23
- 鼓楼区百年和记洋行将变身商业街区2017.02.14
- 南京下关滨江带打造30万平方米人文旅游休闲聚集地2017.02.14
- 邮储银行南京市分行举办“学党史、知党情、强党性”党史知识竞赛活动2016.12.16
- 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图片巡展在宁启幕 2016.0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