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钢“双主业”战略助推高质量发展
新产业握指成拳,到2020年营收将反超钢铁板块
南钢“双主业”战略助推高质量发展
“2017年,销售收入增长60%,利润翻了4倍,创历史最好业绩。今年1—4月延续去年的好势头,销售收入达356.04亿元,利税27.7亿元。”南京钢铁联合有限公司董事长黄一新用一组抢眼的数据,亮出南钢转型发展取得的最新成果。从钢铁起步,却没有止步于钢铁,这家走过60年辉煌和风雨的老牌企业,启动钢铁产业与新产业“双主业”发展战略,成功奏响新一轮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的序曲。
做精钢铁主业,托起“大国重器”工程
南钢,江苏钢铁工业摇篮。1958年,她从10万吨级小钢厂起步,用一个甲子的时间历练为国内特大型钢铁联合企业,年产1000万吨特钢精品。
1000万吨产能,在中国这个世界钢铁制造大国并不算特别多,但南钢的这“1000万”含金量十足。2017年,南钢钢产量全国排名第22名,但利润总额却排在第11名,经济效益综合指数排第3名。
黄一新说:“过去60年,南钢没有追求钢铁主业的粗放增长,寻求3000万吨、5000万吨的规模扩张,而是专注做强做精手头的1000万吨。事实证明,依靠高质量发展,我们用1000万吨的产能,依旧能在全国100多家优秀钢企中,打入‘竞争力极强’(最高等级A+)企业榜单前10。”
手里有没有“金刚钻”,就看你揽了多少“瓷器活”。在我国“大国重器”工程项目中,南钢是一抹活跃的身影。从开采“可燃冰”的全球最先进超深水双钻塔半潜式钻井平台“蓝鲸一号”,到中国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世界最先进第三代核电全球首堆示范工程“华龙一号”,再到中国首座耐候免涂装藏木特大桥……这些年,南钢的产品已成为组成中国高端制造的重要元素。
推动“双主业”发展,2020年新产业营收超钢铁
时间追溯到2016年3月,南钢新产业投资集团揭牌。新产业投资集团把南钢旗下已有的20多个非钢铁类新兴企业、平台打包到一起,握成“拳头”向前景更广阔的节能环保、智能制造、“互联网+”等新兴产业冲击。
时隔两年回头看,黄一新说,这条路走对了。当前,从大环境看,环保攻坚战全面打响,从区域位置看,南钢地处江北新区板块,想生存发展必须转换思路,产城融合,顺势而动。在新的历史时期,南钢将始终同党中央保持一致,提高政治站位,增强使命意识,全面贯彻中央五大发展理念,严格执行国家产业政策,让企业发展行进在正确的政治轨道上,打造世界级智能化工业脊梁。
“十三五”期间,南钢掀开全新发展蓝图,启动“一体三元五驱动”战略。一体是金属新材料,三元是能源环保、智能制造、“互联网+”三个方向,五驱动是以客户导向、模式和技术创新、智能化、国际化、卓越绩效五项驱动。
在智能制造平台,南钢旗下的金恒科技已研发出冶金机器人系统8套,申请专利32项,其中发明专利12项,目标是成为冶金行业机器人集成应用引领者。
在新能源产业平台,南钢合资建设了LNG加气站,发展清洁能源运用;与法国苏伊士公司开展能源合作,研究推进光伏太阳能电站、生物质发电和分布式能源等项目。
目前,南钢在南京开建新材料产业园、能源环保产业园、智能制造产业园、军民融合产业园4个产业园区,打造新材料、绿色环保、新能源、智慧制造、航空航天、现代物流6大产业集群,目标是未来每一个产业集群都实现1000亿元的市值。目前,新材料产业园已经开工建设,预计明年1月份就可以出产品,主要围绕钛合金、高温合金、镁铝合金等领域开发新品。
黄一新透露:“南钢计划到2020年,新产业的营收利润能够超过钢铁,到2025年,6个产业集群加起来形成1000亿美元的管理市值。”
共创共享,全员合伙人制探索未来
在企业画出宏伟蓝图后,还需要人来推动。南钢意识到,在企业发展中,人是最微小又最重要的“细胞”。
为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南钢用“共创共享”理念建立全员合伙的新型激励体系:2015年推行员工持股计划;2016年试行效益分成奖励办法;2017年2月,南钢成立合伙人委员会,正式推行合伙人制度并选拔出第一批核心合伙人,且完成期权授予,真正激活了广大员工的内生创新动力。
这种“创新创业、共同经营、风险共担”的合伙人文化,让企业全员“共创共担共享”,并完善了中长期激励和经营成果惠及全员的机制,确保收益与价值贡献挂钩。
2017年,南钢生产经营与转型发展取得建厂以来历史最好成绩,实现利税61.75亿元。这一轮红利的直接受益者就是员工。“合伙人制度”让南钢成为全体员工真正的利益共同体、事业共同体、命运共同体,成为员工实现个人价值的最佳舞台。
本报通讯员 黄有才 邵启明
本报记者 马立 张希
- 升级人才经济,支撑高质量发展 2018.05.16
- 解放思想大讨论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思想支撑2018.05.16
- 智囊团献计南钢2018.05.14
- 以思想大解放 促发展高质量2018.05.14
- 新华社评论员:书写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新答卷 2018.04.25
- “数”读江苏高质量发展新气象2018.04.24
- 【新时代 新气象 新作为】为高质量发展占据“桥头堡”和“制高点” 泰州科技部门四措并举下好创新先手棋2018.04.04
- 【新时代 新气象 新作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实现高质量发展,江苏在行动!2018.04.03
- 【新时代 新气象 新作为】解放思想 走在前列,江苏构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新体制2018.04.02
- 王一鸣:转向高质量发展将使中国与世界共赢2018.0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