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台剧《南京宝藏》拉开国际博物馆日主题活动序幕
图片来源:南报网记者 高正阳摄
南报网讯(记者 陈雯珺)今天(5月16日)下午,由六朝博物馆联合长江路小学师生带来的舞台剧《南京宝藏》,为南京市“5·18”国际博物馆日主题活动拉开序幕。
《南京宝藏》揭示国宝的“前世”传奇
据长江路小学校长助理陆敏介绍,舞台剧《南京宝藏》借鉴了央视《国家宝藏》的节目形式,选取了两件六朝博物馆的馆藏文物——木屐和错版竹林七贤拼镶砖画,分别在沈珏如老师和张潇枝老师的带领下,经过专家的介绍和资料的收集整理,设计了两个历史小故事,把这两个故事进行编排后,由学生们在现场演绎它们的“前世”传奇。
“从2月开始策划,到3月开学,老师利用长江路文化课程的时间带着孩子们选题研究。”陆敏说,他们利用实践课和自习课的时间,排练了1个月左右,就完成了这次舞台剧的表演。
“国宝守护人”讲述“今生”故事
在今天的活动中,还邀请到了南京市博物总馆研究员邵磊作为“国宝守护人”,讲述了国宝的“今生”故事。
木材很难保存,但六朝博物馆的这双木屐却千年不腐。“因为它的出土于淤泥层,与空气隔绝,细菌很难生存。”邵磊说,所以历经了1500多年仍然保存完好。
以竹林七贤为题材的画像砖很罕见也很珍贵,在古代仅有皇帝皇后和死后别追封为皇帝的太子才可使用,而这幅由南京十字岗发掘出土的错版竹林七贤拼镶砖画,是因墓主的身份不够,所以只能零散使用导致错版。
“这种在文物和小观众面对面的情况下,有和文物密切关系的考古文物工作者,亲临现场解说文物的背景知识和价值影响,会显得直观生动。”邵磊说,这种舞台剧的形式将研究人员背后艰辛的努力,通过深入浅出的方式,呈现出文物和历史文化的价值。
- @南京人 本周五,这些博物馆将免费开放2018.05.15
- VR助力博物馆参观2018.05.14
- 唐伯虎穿越到秦淮河畔,科举博物馆的文物全“活”了2018.05.13
- 三汊河社区组织党员参观南京博物馆2018.05.12
- 南京科举博物馆冲刺文博界“诺贝尔奖”2018.05.11
- 百余位中外博物馆掌门来宁论道2018.05.10
- 名城会第一波看点 74位国外博物馆馆长和专家要来南京2018.05.10
- 穿行于大都会艺术博物馆 陈丹青“撩拨”到了大众审美2018.04.22
- 古风陶艺作品形象再现“达摩传说”2018.04.19
- 大咖云集!中外博物馆“掌门”下月来宁论道2018.0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