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一季度经济呈稳健向好态势 工业生产增速创新高
一季度,我市经济稳健向好态势日趋明显
工业生产增速达4年半以来最高
南报网讯(记者 查金忠) 主导产业稳定成长、新经济新动能不断增强、内外需求总体平稳,经济质量效益持续提升……记者今天(4月4日)下午从相关会议上了解到,刚刚过去的一季度,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延续了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的态势,稳健向好的态势日趋明显。
一季度,我市“4+4+1”主导产业主营业务收入增长10%左右,占全市经济比重超过78%。预计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增长11%,工业用电量同比增长6.3%,工业生产增速达到2013年9月以来的最高水平。
根据调研情况,扬子石化、金陵石化、南钢、南汽、鸿富夏等工业企业当前生产保持两位数增幅,订单饱满,产品价格稳中有升。3月份,南京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为52.9%,处在温和扩张区间。
服务业的总体增势稳健,预计一季度全市服务业增加值增长10%左右。文化、体育和娱乐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增收增幅都在15%以上,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和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增幅都在10%左右。华为、途牛、满帮等企业营收大幅增长。
今年以来,随着建设创新名城121战略的深入实施,市委1号文件和系列配套文件发布实施,全市创业创新的氛围更加浓厚,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在加快培育成长。一季度预计全市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全口径)达2380亿元,同比增长10.2%,完成高新技术产业投资110亿元,同比增长8%。
记者了解到,我市各区均大力推动区域科技创新,狠抓“两落地、一融合”项目落实,以科技创新加快动能转换。以建邺区为例,该区建立“两落地一融合”项目库,确定近30个入库跟踪项目,第一批签约项目“低轨卫星宽带通信系统研究院”已孵化出高精度雷达项目,第二批签约项目南京大学“绿色发展与清洁技术研究院”已签订正式合作协议,此外还准备与东南大学合作共建“南京细胞医学工程产业研究院”,建邺区去年签约的两个项目中,南京大学江岛环境生态产业技术研究院已注册成立运营公司,组建运营团队入驻过渡场地,并开始项目研发;南京智慧机器人创新研究院运营公司已领取营业执照。
目前,我市新签约新型研发机构34家(累计96家),新增大学生(大专以上学历)就业6.9万人,11家科技银行累计对1000家科技型企业发放贷款近30亿元,累计落户人口近1万人。此外,我市初步梳理出独角兽企业3家、培育类独角兽企业40家,瞪羚企业41家,培育类瞪羚企业114家。
- 【新时代 新气象 新作为】解放思想 走在前列,江苏构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新体制2018.04.02
- 前两月全省工业经济开局良好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3%2018.03.30
- 中国省域经济综合竞争力 江苏继续蝉联首位2018.03.30
- 实体经济向好 江苏市场主体增幅全国第一2018.03.30
- 中国省域经济综合竞争力哪家强?社科院:江苏继续蝉联首位2018.03.29
- 200座“洗肺”小城,有你的家乡吗?2018.03.29
- 工业生产“加速跑” 前两月全市经济“起步”稳中向好2018.03.29
- 南京一批高标准商务楼宇投入运营 “楼宇经济”正发力2018.03.28
- 市场风格趋于均衡 改革和“新经济”概念或成主力2018.03.23
- 澳联储对经济增长预期持观察态度2018.0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