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首进南京中小学课堂
据了解,“人工智能进课堂”系列课程是在南京市鼓楼区教育局、南京市鼓楼区教师发展中心、中国科学院智能信息处理重点实验室的联合指导下,由中科视拓和南师附中树人学校合作推出的中小学选修课。通过校方负责老师了解到,该课程在选课平台上开放后,不到两小时就满员。
“人工智能”首进中小学课堂
3月9日下午,在南师附中树人学校的选修课上,30名初一学生正在学习“人工智能进课堂”的第一课。
据了解,“人工智能进课堂”系列课程是在南京市鼓楼区教育局、南京市鼓楼区教师发展中心、中国科学院智能信息处理重点实验室的联合指导下,由中科视拓和南师附中树人学校合作推出的中小学选修课。通过校方负责老师了解到,该课程在选课平台上开放后,不到两小时就满员。
据调查,这是国内首次在中小学生群体中系统开设的人工智能课程。“人工智能进课堂”课程监制、中科视拓CEO刘昕博士称,“人工智能进课堂”课程每周一次,每个课时70分钟,总共10个课时,课程主要包含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对学生的人工智能启蒙教育,另一部分是包含目标检测和人脸识别这两个AI热门技术的实践环节。“这学期,我们将教会学生运用图像编程,训练出检测水果、识别人脸的AI引擎,可以运用到无人超市和门禁系统。”
南师附中树人学校校长孙小红说,很高兴树人学子成为国内首批人工智能在基础教育领域的受益者。树人将携手中科视拓,摸索一条适合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的路径,为新时代的STEM教育供献一份力量。
鼓楼区教师发展中心副主任董伟山说,人工智能、大数据应用等,正在颠覆我们现在的生活。近些年,人工智能一直是国家和政府的热门主题。从去年开始,国家把对人工智能的重视写进了各种政府文件中。其中,国务院于2017年7月印发的《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提道,“实施全民智能教育项目,在中小学阶段设置人工智能相关课程”。这次的“人工智能进课堂”课程,无疑是一个前瞻性项目。“人工智能进课堂”课程监制刘昕博士表示,这次试点工作后,将会把这一成熟的人工智能启蒙教育一体化方案,包括教学体系、教学工具及教师培训服务,推广到全国中小学。
- 智能手环,助力鼓楼环卫保洁效率提升2018.03.13
- 南京首批智能售粮机亮相居民小区 卖米面油卖小杂粮2018.03.12
- 高科技给市民购物新选择 智能售粮机亮相居民小区 2018.03.11
- 家电巨头入局工业互联网2018.03.08
- 兰州设触屏智能公交站牌 出行旅游美食一键“搜索”2018.03.07
- 南京城管“智能化” 保障灯会2018.03.01
- 扫码看视频,获取体测报告 智能体育公园亮相梅山街道2018.02.28
- 2018年南京教育利民新举措出炉2018.02.26
- 5G网络、智能运动衣……平昌冬奥中的高科技技术2018.02.08
- “刷脸”秒进站,感受“智能”春运新体验2018.0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