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付6万多元骨髓移植 医联体助滁州患者在南京获新生
“6万块钱做好了骨髓移植手术,是医联体的好政策救回了我姐姐,万分感谢。”近日,患者崔志兰的家属将一面鲜红的锦旗送到滁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血液内科,转交到南京鼓楼医院血液科主任医师张启国的手中。
个人自付6万多元完成骨髓移植
医联体助滁州患者在南京获新生
“6万块钱做好了骨髓移植手术,是医联体的好政策救回了我姐姐,万分感谢。”近日,患者崔志兰的家属将一面鲜红的锦旗送到滁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血液内科,转交到南京鼓楼医院血液科主任医师张启国的手中。
20多年前,崔志兰被诊断为再生障碍性贫血,一直靠口服药物和输血维持生命,两年前,她的病情突然加重并恶化为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经四处求医,崔志兰了解到,骨髓移植是目前最好的治疗办法,但成功率不超过20%,而高达80万元的费用更是让原本就不富裕的家庭难以承受。绝望之下,她来到家门口的滁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血液内科,没想到这一次幸运之神向她抛出了橄榄枝。原来,前不久,南京鼓楼医院血液科与滁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血液内科进行了学科横向联合,崔志兰见到了南京鼓楼医院驻滁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血液内科的专家张启国主任。张启国结合患者自身情况认真分析研判后认为,患者病史长、有输血记录,虽然移植面临一定风险,但这是解除患者痛苦的最佳途径,之后为她制定了一套完整的治疗方案。
在亲人的支持下,崔志兰幸运得到了同胞全相合的骨髓。针对崔志兰的医联体平台绿色通道同时启动。崔志兰在滁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完成移植手术前的全部准备后,通过绿色通道转到南京鼓楼医院,第一时间做了移植手术,恢复后又回到滁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进行后期治疗。术后第18天,她的造血功能很快恢复,目前身体状况与常人无异。
崔志兰家属算了一笔账,这次治疗除去自己购药外总共花去了20多万元,通过医联体平台,在南京享受到了滁州本地的医保报销比例,报销后个人只承担了6万多元费用。
本报记者 顾小萍
本报通讯员 柳辉艳 张磊
- 上班首日南京就诊患者激增,医生支招“节后综合征”2018.02.23
- 爱心“接力”,助泰国游艇爆炸伤者归国治疗2018.02.10
- 浙江一乳腺癌患者缝制棉帽千余顶:复查时送给化疗病友2018.02.07
- 口臭试试这5个小妙招!简单又实用!2018.02.07
- 南京已有38大类200多种疾病实施“按病种付费”2018.02.07
- 救命神器投放南京禄口机场 救护患者心脏骤停2018.02.06
- 上下联动让病人享受“连贯性同质化”治疗 “双向转诊”渐成常态2018.02.06
- 机器人现身南京医院:可为患者导医2018.02.05
- 洗澡时脚底一滑肠子破了 专家提醒:疝气手术应趁早2018.02.04
- 患者住院期间死亡 医院撕病历不让复印遭家属质疑2018.0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