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引发神经病变 新技术应用后缓解
市民李女士近日在南医大二附院体验了一次特殊的就医经历:她因糖尿病痛性神经病变引起了右侧大腿处疼痛不已,医生通过粪菌移植,也就是将粪便中的菌群通过分离提取出来,然后注入到李女士的肠道中,细菌在她的肠道中驻扎,大腿疼痛竟然得到了有效缓解!
李女士今年46岁,7年前患上了2型糖尿病,一直以来采取的是药物治疗控制血糖。但是近半年来,她常常感到大腿外侧疼痛,两只脚也会麻,时常还有便秘腹泻交替的情况出现,并且越来越严重,疼痛导致她平时轻轻碰触大腿或者穿裤子碰触到腿部皮肤都很痛,甚至出现了睡眠困难。李女士觉得疼痛难忍,于是来到南医大二附院内分泌科找到鲁一兵主任和丁大法博士。结合李女士的症状以及血糖测试、肌电图、头颅核磁共振检查后,诊断为糖尿病痛性神经病变。鲁主任告诉她,这种疼痛是糖尿病血糖控制不好引起的并发症,有时候常规的药物治疗方法往往效果不明显,不能有效改善疼痛。
就在李女士感到非常苦恼之际,鲁一兵主任请来消化医学中心的张发明主任前来会诊,经过商量之后,他们建议李女士尝试“粪菌移植”。
张发明主任介绍,这种粪菌移植的治疗方式是指将健康人的粪便经过智能处理,在类似于药物生产的高度安全级别实验室获得纯化菌群,再输注到病人的肠道。治疗之前,医生需要用无痛胃镜技术或者肠镜技术,植入一个微小的软管到李女士的十二指肠内,以此为菌群给入通道。重建的菌群发挥复杂的菌群和人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减轻慢性炎症,改善胰岛素抵抗,增加胰岛素敏感性,从而起到控制血糖,改善糖尿病神经病变症状,解决病人疼痛。
李女士及家人在了解了粪菌移植的过程之后,他们决定试试看。上周二上午,张发明主任将含有正常菌群的200ml液体输送到李女士的肠道里。经过连续两次粪菌移植治疗之后,李女士的血糖得到了稳定的控制,胰岛素使用剂量减少,大腿根部的疼痛也得到了明显的缓解。
鲁一兵介绍,强化血糖控制是治疗糖尿病的基石,但是,良好的血糖控制虽可延缓1型糖尿病患者神经病变进展,但是对2型糖尿病患者糖尿病神经病变效果尚不明确。随着脑-肠-菌群轴的研究深入,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肠道菌群影响糖尿病患者的情绪、情感,特别是糖尿病引起的神经病变,如肢体麻木、疼痛,便秘腹泻交替症状。因此,粪菌移植治疗糖尿病痛性神经病变成为可能。目前内分泌科已用粪菌移植的方法治疗过30多例患者,主要是糖尿病痛性神经病变的患者,还有腹痛、腹泻交替的患者,以及血糖波动、使用胰岛素量多但血糖控制不理想的患者。通过粪菌移植方法治疗,患者病情能稳定控制。
- 二孩时代以组合拳缓解入园难2018.01.12
- 我国儿童I型糖尿病20年增加4倍2018.01.12
- 沙特政府向特定人群发福利缓解物价上涨压力2018.01.08
- 吃早饭不能晚于这个时间 否则糖尿病容易找上门2018.01.02
- 玄武大道禁行措施升级 7:00—22:00禁行所有货车2017.12.28
- 断奶太早 宝宝患I型糖尿病风险增加2017.12.27
- 课堂看手机宜柔性治理2017.12.25
- 齿常叩、腹常揉、脚常搓这样养生有用?2017.12.20
- 糖友“控糖”别忘了护肾2017.12.09
- 南京启动糖尿病医院社区一体化管理2017.12.05